昨天,我们简单介绍了歼-10系列战斗机和米格-29的航程之争,在文后有一位读者的回复,似乎引起了大家的争议——“歼-10C就是上个世纪水平的飞机”,“我们到现在还搞不出来B-52和B-1B,SR-71这种类型的飞机”,不出意外,这种言论引起了无数读者的留言声讨。

  其实,对于这位网友的留言,大伊万的态度跟大多数人是比较一致的,咱们虽然不要过分自吹自擂,但也不要妄自菲薄。你就比如这句线C也就是上个世纪的水平”,上世纪末西方世界最先进的飞机是啥?俄罗斯是苏-27S和苏-30MK,欧洲是幻影2000-5,美国是F-16C/D Block50-52和F-15C,还有F/A-18C/D,以上的所有飞机都没有安装相控阵雷达,都没有新一代的综合电抗系统,也都没有第四代空对空导弹。

  美欧等国的战斗机三代半化,美国是从本世纪初开始的,欧洲和俄罗斯要稍微晚一些,是在2010年前后开始的,中国则还要稍微晚一些,跟俄罗斯的步伐差不多。因此,你说歼-10C型战斗机,可能跟美欧2010年的水平差不多,这个倒还可以,要说歼-10C就是“上世纪的水平”,那就明显是把自己看的太低,都快低到尘埃里去了。

  至于咱们为何不研制B-52,B-1B和SR-71这些机型,得分开来看:以B-52战略轰炸机来说,其实它的技术水平不算先进,以当下中国航空工业的技术实力,要把它研制出来不算困难。唯一的问题是有没有必要,毕竟B-52的构型已经太老旧,美俄两国在新一代战略轰炸机的研制上,已经全部放弃了这个构型,全力以赴去点大飞翼布局和全频谱隐身的科技树去了。如果我们在这个节骨眼上去研制B-52,分散了宝贵的研发精力,一言以蔽之,这大概是真正的走回头路的行为。

  至于B-1B和SR-71,咱们这么说吧,B-1B和SR-71,其实都是冷战时期美苏两国航空工业在钱多到不知道怎么花的情况下,搞出来的“试错”成本。

  B-1B的VG机翼,其维护和保养相当困难,降低了该型飞机的出勤率,而且它的超音速性能在未来战场上也没有太大的用处,美军目前自己都准备放弃B-1B了;

  而SR-71,则更是把某一项性能特化,特化到极致的结果,结果就是该型飞机除了高空高速性能尚可,其余性能完全没法说。而且在以S-300PM为代表的新一代要地防空系统出现后,SR-71被美军认为已经不再安全,只能放弃。

  因此,B-1B和SR-71,咱们要研制,当然也不是不可以,只是人家已经踩了一遍雷的试错成本,咱们再踩一遍,除了满足军迷们“人有我有”的恶趣味,似乎也没啥实际的意义了。

  最后,大伊万得提一句,目前的航空工业,整机研制的主要突破方向已经转向新一代无人机,第六代战斗机,先进型客机的研发上。咱们就看看,中国航空工业,能不能在这几个领域取得突破,和西方国家齐头并进好了。